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大学排名

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分享?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分享?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 本科专业为口腔医学,经历过5年本科的学习依旧想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暨南大学作为全国口腔五大名校之一,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临床设施,是很多口腔学子的理想院校,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名。另外我曾去暨南大学参观过,很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暨南大学校内的氛围,所以最终想为之拼搏一番。最终我选择的是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暨南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招生的有三个医院,分别是暨南大学口腔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暨南大学人民医院。这三所医院相同点是初试试卷是一样的,复试分数线也一样,但暨南大学口腔医院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如果你想考取暨南大学研究生,但是怕自己的分数不够具有竞争性,那么你可以考虑另外两所医院,相对来说竞争性比较小。

(2)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近几年由于增加了收取保研生的名额,所以剩下的统招名额会比较少,一般专硕来说小方向只剩下一两个名额,但是专硕口外名额会多一些,大概是因为口外的硕导比较多。学硕剩余的统招名额比专硕要多一些,而且学硕的分数线一般会比专硕低一二十分。进复试的比例一般是1:1.5左右,只要初试排名靠前,一般不会被刷,学校偶尔会给几个扩招名额(这两年都给了扩招的名额)。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属于5大口腔院校之一,所以考研上岸有些难度,此外暨南大学不会提前给参考书目,题型也有可能会变(比如2022年考研直到看到试卷的时候才知道改题型了)。

2、初试经验分享

(1) 政治复习经验

政治主要参考资料是肖教授的精讲精练

1000题

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腿姐的相关习题以及微信上小程序;政治知识点讲解的资料可挑选一本*就行,*太多也看不完。

政治主要分为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当代,毛中特和当代主要与当年最新的时事政治相关,作为医学生,备考任务较重,可将二者放在后期多下功夫。

①八九月份主要是听徐涛的强化课,理解知识点并做1000题,建议医学生主要听马原,史纲。(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思修强化课可以不听课),同时还可以*微信小程序上的题库,平时刷起来很方便。

②10月份听腿姐的技巧班的课,可以选择做腿姐的《30天70分刷题计划》。注意技巧不可盲目使用,还是得自己真正理解之后再加上基本知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除了技巧,一些口诀也是比较好用的,如果没有时间整理笔记的话,也可以保存下来一些课代表分享自己整理的笔记。

③政治背诵主要集中在最后一个月,如有精力,可跟着带背提前熟悉背诵内容,背诵参考书主要是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12月份腿姐会出冲刺班课程和押题班课程,有助于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冲刺阶段还会*市面上比较著名的模拟试卷,另外,如果想多刷题的话,可以找一些习题的电子版资源,这样能够二刷,以检查漏洞知识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模拟试卷的选择题一定要多刷,弄懂考点,要做到最后一遍做模拟选择题的时候一题不错。另外在做模拟题的时候,只建议做马原的大题,准确判断考察的哪个原理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多练。

(2) 英语复习经验

英语复习主要涉及单词、完形填空、长难句阅读和翻译、作文。

①单词一定要不断地重复,第二天一定要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单词,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复习节奏,比如一星期做一次总的复习之类的,但无论怎样,都要定期有规律地复习。单词背诵参考资料有5500词,红宝书,app有xxx背单词,不背单词,xxx单词等,我用的是5500词和不背单词app。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复习方式是特别重要的,正如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②阅读是英语实践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其中最难的是文章中长难句的理解,这里学姐建议可以参考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她会从最基本的句子知识点讲起,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比较适用。阅读一定要多练,历年真题的阅读一定得多刷几遍,弄清楚题的来源,考察的什么知识点等。

阅读里面有个题是新题型题,一般分为七选五和排序题,这种题型是需要技巧的,主要考察逻辑,这里建议听一下新东方刘琦老师的课程,讲的很细致。

③完形填空的“性价比”较高,一般来说,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大概就能得到六七分,如果英语基础较好,得分会更高,所以一定不要放弃完形填空的练习。

④翻译是英语试卷中最难拿分的部分,但是好在翻译是有给分点的,抓住给分点,句子通顺,一般也会得个一半的分。这里学姐建议听一下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

⑤作文一定要背一些作文素材,网上有好多讲英语的考研英语老师,你首先要做的是先选择出你比较喜欢的老师,不要听别人说这个老师怎么样怎么样,能够在考研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老师都不会太差,一直跟着一个老师,从基础开始学起,作文最终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我跟的是王江涛老师,王老师的课程会挑出各个话题中比较好的范文进行讲解,然后建议学生英文和中文都得背熟,我认为把中文背熟很难,但是你要尽量把中文读的很熟,这样你背英文的时候才不会很艰难。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要注意总结自己的英文写作模板,如果自己的英语很差的话,总结不出来的话,那么最重要的是要把最后老师出的那些预测话题作文背熟且会默写,不出错的那种。

(3)专业课复习经验

专业课主要涉及12本书,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出选择题的有8本,分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学、

修复、

牙体、

牙周、

黏膜、

儿牙、

正畸、

预防,

有时有些考题会涉及口腔影像学。简答题是之前出大题的那四本书,分别是口组病、

口腔生物、

口腔材料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论述题涉及三本书,分别是修复、口外和牙体。

难度:题型变动很大,由原来的110道选择+4道大题变成了60个选择题(每题2.5分)+4个简答题(每题15分,源于之前出大题的那四本书)+3个论述(每题30分,涉及口外、牙体、修复)。由于大家都是按照之前的题型来复习的,所以今年考研难度较上一年有所增加。整体来说,选择题难度不大,一般拉不开差距,所以平常一定要练好选择题,你错了但是别人不错就会拉开分数差距。简答题中生物学的题比较好准备,其他三门要多下点功夫,结合本科上课重点和一些市面上*的资料的重点去复习。由于今年第一次出新的3道论述大题,题型难度属于中等,平时只要认真复习了就大概可以答出来。因为复习备考中大家都没有准备这三本书的论述题,所以可能今年的难度会低点,之后就不确定会不会增大难度,所以要做好充足的复习。

接下来我按题型来给大家说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①选择题:出选择题的那8本书,建议基础不太牢固的话可以先听视频课,比如金英杰的课程,讲的还是很不错的。听课的同时把重点标记在书上,然后理解消化之后紧接着就做题,及时巩固,同时把错题整理在一起,方便后续复习。练习题建议主要做人卫习题和山大的习题,学有余力的可以再考虑做华西紫皮书。在这样的第一轮复习之后,第二轮复习要回归课本,看书的时候注重重点知识点,然后做执业医的习题,根据今年考题来看,考题与执业医试题的出题风格很相似,甚至出现了一些原题,所以做好执业医试题还是很重要的。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要先做历年真题,根据错题来巩固知识漏洞,不断加强自己做选择题的能力。

②简答题:出简答题的书是口组病、材料、生物和口解,我认为生物一定要准备的特别充分,因为根据历年来的考题来看,生物的出题都是那种常规重点,十分容易得分。其次是材料学,出题也较常规,如果想听课的话,这里建议听中国医科大学的材料学课程,不过视频资料有点老旧,但可以帮助理解。口组病常出题的地方是后面疾病的章节,可根据执业医的课程把握重点疾病。口解的重点是很难把握的,而且复习起来有点费劲,所以要不断地重复,最后冲刺复习阶段可适当缩减口解的复习时间。

③论述题:主要涉及牙体,口外,修复。这三科我当时复习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帮助最大的就是做思维导图。这三本书有的章节比较长,一点点的看会很难把握整体,所以可做思维导图帮忙整理思路,这样背起来也很轻松。所以即使我备考的时候没有背这三本书的大题,但是我那三道题答的还是很不错的。

复试经验

因为疫情原因,自2020~2022均采取线上复试的形式,初、复试成绩各占50%。正式复试前,有两次设备测试模拟,考前一周时的是口院的测试,考前两天时的是科室的测试,跟老师确定好后机位的位置后,就不要再移动了。

1. 有文章有有科研有大创有奖项当然有优势,但是没有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第一大部分同学都是没有的,第二复试的关键还是要展示自己的优点。

2. 案头工作尽量提前准备,主要是个人陈述,自我介绍,PPT,复试常见问答这些,一方面内容上会经历多次反复的打磨、删改调整,另外要卡时间、注意流畅度,通过多次模拟、录音,改掉一些小动作

3. 复试现场:尽量选择光线好的面试地点;表达时声音洪亮,尽量微笑;老师提问后,留几秒的思考时间,注意逻辑清晰、礼貌用语。

4. 个人陈述:老师会针对这份材料,对你进行提问,一方面写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挖坑,如为了美化而撒谎,另外就是自我提问,对可能问到的点,提前做好准备

5. 英语:建议从年后开始,保持每日听力,难度中等,推荐一些APP:China Daily,CGTN,TED精选;专业英语看边专院长的《口腔专业英语》,积累专业词汇,要求是看到能认出即可

6. 学习了解学术前沿,建议多次、认真学习: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CJDR口腔医学科研训练营,找几篇领域大佬的/感兴趣的/热点的/多次引用的经典文献反复读一读

四、 建议

任何方法都只是方法,都需要通过个人实践调整、扎实去做,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年轻的时候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最难也最有效。希望在明年的学校里,可以看见你们。

大家可以找个一起考研的伙伴,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有人给你加油鼓励,在考研路上不会感到孤独。其实我那时也经常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但是我总会对自己说一定能考得上。还有就是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复习节奏,不要看到周围的谁谁谁又看了几遍书,做了几遍题,比自己快很多,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内心,他们多快都和自己没关,他能不能考上都不能决定你能不能考上,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自己,希望每一个在追梦路途中的你都不要放弃,自己尽全力剩下的请交给运气。最后祝学弟学妹们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我们来年暨南大学见!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这个要结合题主自身的实际情况。毕业之后想进三甲综合或者专科医院,肯定是读研才有希望,要是想在教学资源可能需要读博。

如果是想找个诊所,小地方的医院或者家里有人脉的话,本科也可以。至于要读哪种研, 学硕 的话大多以实验,论文上课为主,对以后 评职称 有好处(教学医院尤甚),跟导师申请空闲时间上临床应该可以,不至于手太生疏。

专硕 以临床为主,接触病人,疾病类型多,三年后技术会比学硕好,而且毕业时有规培证,但是也要搞点科研发毕业论文。个人觉得口腔是一门技术还有沟通依赖性高的专业,技术越好, 沟通能力 越强,病人越多,当然财路也越广,在医院诊所积累人脉和增强技术后还可以单干。

其他建议:

说到读研的性价比要看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一样,有的学校科研不是很强或者不是很重视,学硕可以当专硕培养,就是上临床会多一点但也不会耽误发论文,有些导师严格一点,专硕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这个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需要打探清楚。

如果题主已经迈入了医学这个大门,也可以专心的做下去,毕竟口腔相对很多临床学科来说都是很不错的。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专硕 和学硕的区别,主要包括9个方面:1.培养方向不同;2.学习方式不同;3.招生专业不同;4.调剂要求不同;5.考试难度不同;6.学制不同;7.导师制度不同;8.学位论文要求不同;9.读博方式不同。
1.培养方向:专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学硕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以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2. 学习方式:专硕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全日制和 非全日制 ,其中给非全日制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在职研究生。学硕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全日制。
3. 招生方式:专硕招生专业更加具体,比如:警务、税务、应用统计等。学硕招生专业更加广泛,比如: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13大学科,及下设的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此外,学硕报考者无需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而专硕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旅游管理 等专业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
4. 调剂要求
因为学硕考试科目难度大于专硕,有的包含专硕的初试科目,所以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而专硕不能调剂到学硕。
5.考试难度
专硕难度略小于学硕。一是专硕考试科目英语二难度小于学硕英语一;二是专硕多数不考数学或考数学三等,难度相对较小。
6. 学制不同
专硕学制一般为2-3年,而学硕一般为3年。
7.导师制度
专硕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教授理论知识,校外导师培养技能、指导实践。
8. 学位论文
专硕论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为 调研报告 、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
学硕论文一般为学术论文,形式较为单一,相对传统。
9.读博方式
专硕毕业后读博需要参加全国统考。
学硕可以通过导师推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直博 或者硕博连读。
学硕实行单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576158.html

与“口腔医学学硕院校排名 口腔医学专硕和学硕哪个发展空间大?或者性价比哪个...”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