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备考> 高考复习

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背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背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

  热效应指物质在物理的或化学的等温过程中只做膨胀功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那么你知道高中化学的热效应都有哪些考点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热效应基础练习题

  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3/2O2(g) ====CO2(g)+2H2O(l)ΔH=+725.8 kJ•mol-1

  B.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1

  D.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

  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含义。由1 g CH3OH放出热量为22.68 kJ可知,1 mol CH3OH即32 g放出的热量为 ≈725.8 kJ•mol-1,因CH3OH燃烧为放热过程,故ΔH<0,A、D错误;又因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应与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系数相匹配,故B中2 mol CH3OH放出热量为725.8×2 kJ,B正确,C错误。

  答案:B

  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2↑+4H2O+Cl2↑+2O2↑Δ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解析:在2NH4ClO4 N2↑+4H2O+Cl2↑+2O2↑ ΔH<0中,高氯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D

  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 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B.CH4(g)+2O2(g) ====CO2(g)+2H2O( l)

  ΔH=+890 kJ•mol-1

  C.CH4(g)+2O2(g) ====C O2(g)+2H2O(l)

  ΔH=-890 k J•mol-1

  D.12CH4(g)+O2(g) ==== CO2(g)+H2O(l); ΔH=-890 kJ•mol-1

  解析: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 O时,放出445 kJ热量,即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890 kJ热量。同时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有关规定,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要标出热效应,其单位为kJ•mol-1,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答案:C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 O2(g)====2CO2(g)+H2O(l)ΔH=-1 3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 0 kJ的热量

  B.当1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的热量

  C.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热量

  D.当8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的热量

  解析: ΔH=-1 300 kJ•mol-1。当有10 mol e-转移时,生成 1 mol 液态水,生成2 mol CO2(O==C=O),其中含8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时,放出1 300 kJ的热量。

  答案:AD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C+H2O CO+H2

  C.HCl+NaOH====NaCl+H2O D.2Al+3H2SO4====Al2(SO4)3+3H2↑

  解析:根据物质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可知,A、C、D均为放热反应,B为吸热反应。

  答案:B

  6.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解析: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Fe+S FeS属于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A不正确;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B不正确。反应吸、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如CaCO3分解。因此C、D均正确。

  答案:CD

  7.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的。已知A、B、C三项均为燃烧反应,均是放热的。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综合运用

  8.已知在101 k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 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 O2(g)====2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解析:因此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ΔH应为负值,所以C、D均被排除,B中H2O的状态非气态,错误。正确的是A。

  答案:A

  9.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等质量的硫分别在足量的纯氧气中、空气中燃烧,设前者放出的热量为Q1,后者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和Q2相对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 B.Q1>Q2 C.Q1

  解析:由硫在空气中燃 烧比在纯氧气 中的火焰明亮度差,剧烈程度缓和可知,硫在纯氧气中燃烧速率更快 ,发光更强。相等质量的硫燃烧放出的能量(在相同条件下)是一定的,而发光、发热均是能量的体现形式,根据总能量一定,发光越多,则转化为热能的部分就越少,所以等质量的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比在纯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C

  10.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则( )

  ①H2(g)+ O2(g)====H2O(g) ΔH1=-Q1 kJ•m ol-1

  ②2H2O(l)====2H2(g)+O2(g) ΔH2=+Q2 kJ•mol-1

  A.Q1>Q2 B.Q1=Q2 C.2Q1

  将①式逆转改写成③式:2H2O(g) 2H2(g)+O2(g) ΔH3=+2Q1kJ•mol-1,③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②式相同,但③式中H2O为气态,②式中H2O为液态,生成液态水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多,故2Q1

  答案:C

  高中化学热效应拓展练习题

  11.已知A和B两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A+BC+3D+4E,现将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A气体m g与适量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有少量液滴生成。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6.06×106 Pa和1.01×107 Pa ,又测得反应共放热Q kJ,试根据以上事实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欲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必须①搞清各物质的状态;②求出反应热,依题意设2 mol A 与1 mol B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x mol。

  3∶x=6.06×106∶1.01×107,x=5,即反应式生成物中气体分子的化学计量数和为5;依题意,D为液体,C和E为气体。又A为 mol 时,反应放出热量Q kJ。

  答案:2A(g)+B(g) PaC(g)+3D(l)+4E(g) ΔH= kJ•mol-1

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背 有什么记忆技巧

怎么快速且准确的背高中化学方程式?小编整理了背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秘诀,供参考。

减少记忆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由反应物、生成物和计量数三部分构成的,反应物由信息提供,计量数通过观察法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因此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只需记住主要生成物即可。

适应范围:少数需要死记硬背的化学方程式,如:

①同类反应中的典型反应

②同类反应中的特例反应

③第一次见到的新反应(通常也是同类反应中的典型反应)。

利用反应原理确定生成物

实例1: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说明: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记忆,只要掌握几种常见氧化剂的还原产物和常见还原剂的氧化产物即可。

实例2:写出乙酸与ch3ch3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物是ch3cooh和ch3ch318oh

②据反应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判断生成物是ch3co18och3ch3和h3o。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318oh浓硫酸△ch3co18och3ch3+h3o

记忆技巧:酸脱羟基醇脱氢

说明:有机反应方程式不需记忆,只要掌握反应原理(断键方式)即可。

过目不忘原理:利用反应原理确定生成物,掌握反应方程式不再死记硬背。(连生成物都不需记了,化学方程式还用记吗?)

适应范围:所有反应,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忠告: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不能死记硬背,而应在反应原理指导下记忆,这样记忆既轻松又全面(许多未见过的反应也包含在反应原理之中),且不易忘记。利用反应原理帮助记忆反应方程式,反过来通过记忆反应方程式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共赢。

【化学很差怎么提高?看《高考六六高考》掌握化学学霸的高分秘诀。淘宝搜索《高考六六高考》购买】

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反应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比如酸、碱、盐、氧化物等,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通性,抓住通性,就能记住一大片方程式。例如Na2O、CaO都属于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2)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Na2O+HCl=2NaCl+H2O;

CaO+2HCl=CaCl2+H2O。

(3)都能和酸性氧化物生成盐:

Na2O+CO2=Na2CO3;

CaO+CO2=CaCO3。

小编推荐: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

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

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将元素分成不同的种类,比如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我们通常研究比较多的是主族元素,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比如碱金属(Li、Na、K、Rb、Cs)具有如下通性:

(1)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

(2)都能与水反应;

(3)都能与非金属单质(O2、Cl2)反应。

分类记忆方程式,我们只需要记住几个常见的方程式,然后根据通性,以此类推,就可以记住一大片方程式,记忆又准又省时。

元素主要有两条主线:

(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等,每一种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而每一类物质又都有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包括:N、Si、Cl、S。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而每一类物质又都有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化学热效应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